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,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越来越注重在旅游地的休闲与体验而非走马观花式的观光。为此,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,感受在地的风土人情,这种休闲度假旅游促使人们追求更加多样化、个性化的住宿服务方式。方兴未艾的民宿不仅缓解了住宿服务业的压力,而且顺应了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这种需求。

然而,最近几年民宿行业处于衰落期,整体呈现不景气状态,赚钱的很少。从业者面临着民宿多、客人少、入住率低、租金高等种种因素,导致了这几年投资额度大,收益都很低。所以很多民宿从业者,开始有了非常强烈的转让意愿,但转让一般很难脱手,大家都亏损严重,只能想法设法不亏钱,哪有相互接盘的事。

民宿行业从兴起至火爆所用时间极短,大量投资人盲目进入,造成供给远远大于需求,市场饱和。据去哪儿网的搜索页面显示,厦门目前共有2000多家民宿,市场已经饱和,民宿一下子冒出太多了,以前一个10寸的蛋糕20个人分,一个人还有0.5寸,现在要200个人分,分到每个人的手里还有多少更不要说,蛋糕是不是变小了,大量的客房无人问津。

要知道,同一家民宿的转让费在前几年,可以高达100-200万元,在现在年却只有10万元,有的免转让费亦无人接手,民宿业生意大大同往日了。行业不景气,生意差,怎么办看来只能是低价销售了。面临市场的寒冬,很多民宿从业者只有一个想法:“客房不能空着。既然房间无法以高价售出,那就开始接低价团吧,也许贱卖自己的客房能度过这寒冬期呢”。所以大多通过低价将客房提供给旅行团,特别是低端旅行团。

低端旅行团,又称低价旅行团,团队成员年龄层偏高,多为老年人,以导游主导的观光购物为主。老年人比较节俭,希望自己消费的每一分钱均物有所值,对于睡觉休息之地的要求只有两个:有张床,有个地方洗澡。老年人根本不会舍得花钱在睡觉的地方,这就导致接待低价旅行团的房间价格非常低,低到几乎没有利润空间。

除了市场萧条、客流量锐减、入住率低、亏损经营,更多的难题接踵而至。违建房屋的质量隐患慢慢显现。有的民宿房间墙面不到半年就从外部往内部渗水。有些民宿房屋连续几天没有打开房门,门便很难打开,因为平地抢建并无地基,整个墙体都开始下沉了。有些房间连续几天没有开门通风,房间内便会充斥着下水管道溢出的气味。民宿房间内需要维修的设施似乎也越来越多,比如马桶、电器、桌椅、床等等,很多布草甚至因被客人烟头破损严重,不能再次使用。

民宿行业不景气,民宿生意惨淡,民宿装修设施面临整修或更新,民宿从业者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。其中最重的一座压力大山是民宿的“高租金”。据一位从业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:前几年,她在民宿业最繁荣的时候进入,接手了朋友的一家民宿。该民宿一共32个房间,每月租金共是42300元,每间每月的租金大概是1300元。现今民宿主要接待低价团队,一间夜60元,情况好的时候,一个月可以满房15天,那收入总额是45000元。两个阿姨,月工资是5000元,每月水电费大概5000元,没有请前台,自己做,每日三餐费用最低也需1500元,成本一共是53800元。在没有任何其它开支的情况下,净亏损8800元。

“卫生纸、洗涤剂还都没加进去,花钱的地方多了。再说了,情况好的时候,才有半个月的满房。情况差的时候怎么办,更不要说前期装修改造将近200万的投入了,租金太高了”。这位从业者哪里会想到才过了几年,生意会变得这么差呢。“今天空了一栋,给钱就卖”、“我家全空”、“我们全空好几天了”、“今天空20间,“求推荐”等等,成了很多行业交流微信群里时常见到的消息。

前几年民宿的火爆,租金水涨船高,房租太贵了,“我们做民宿的,一个月下来,营业额的三分之二都交房租了,有的连房租都交不起,房租还年年递增,生意越来越难做,全部给房东打工了”。降租不成,亏空如此严重,这也是导致了很多民宿从业者退出的原因之一。很多民宿从业者,都希望房东可以表现得更加有人情味一点,在民宿经营者生意差时降一些租金与经营者一起共渡难关。

此外,经过几年的发展,民宿数量越来越多,治安隐患也相应大幅度增大,民宿的管理也越加规范。民宿的管理是套用酒店或旅馆的要求与标准,一般的民宿从业者难以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。很多从业者因为资质问题,违法经营,被查封了一批又一批,而后熬不下去了,只好关门。

目前民宿经营的状态,95%以上都不赚钱,市场饱和是一个原因,但也不至于一片惨淡。这到底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业态,还是昙花一现,对于绝大多数的民宿从业者,到底要熬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,这不由得引发笔者深思。